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神农中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00|回复: 0

刘战魁简评《薄伽梵歌》与史诗《摩诃婆罗多》

[复制链接]

62

主题

235

帖子

895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95
发表于 2015-12-10 22: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战魁简评《薄伽梵歌》与史诗《摩诃婆罗多》
  
  史诗的核心 --《薄伽梵歌》
  
  《摩诃婆罗多》是古印度两大著名梵文史詩之一。如果从《摩诃婆罗多》众多的插话故事里去寻找整部史诗的中心思想,那么作为插话之一的《薄伽梵歌》无疑就是其中最核心的内容。而这《薄伽梵歌》中的七百零一颂对话,基本上描述出了人类智慧教育文化进化发展的历史与过程。其最核心的对话内容,也都已表达出了智慧教育文化的本质内涵。
  
  然而,由于古印度的仁人志士又通过几百上千年的类似传唱、辩经等方式来丰富它的内容,因此从现在流传的共本中来看,已经看不出其净化身心的智慧性功用和开发人根本智慧的传承教育的文化价值了。虽然民间在流传文化作品的过程中,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会出现再加工、再创作的现象,这种丰富文化内容的现象属于民间文学传播的正常情况,也可以说是重要特点之一。
  
  不过从发展智慧教育文化的角度来看,如果对于智慧文化进行内容的添加,或参与增改者没有见证到实相智慧境界,那么像这样去增添或改变其具体内容,肯定是不符合智慧文化的发展规律的。这样会由于不明根本而致使古文化中的智慧性内涵遭到破坏。所以智慧教育文化的内容只能由见证了实相智慧的智者圣人来完善和传承。
  
  古印度的这部史诗,由早期创作的几百颂逐步演生为《胜利之歌》的八千八百颂,以后逐步丰富形成到两万四千颂的《婆罗多》,再以后就被丰富到十万颂的《摩诃婆罗多》。显然这部史诗的所有内容——不管是《胜利之歌》、《婆罗多》,还是《摩诃婆罗多》——都是围绕着其核心《薄伽梵歌》的本质内涵来展开的。但是在这个内容逐渐丰富的过程中,那些没有真正见证到实相智慧的传播者、加工者们安插进的大量插话,使整部《摩诃婆罗多》中的内容显得庞杂混乱。
  
  虽然说这部史诗规模浩瀚,故事情节也相对完整,但是从插入的故事内容来看,大多与《薄伽梵歌》所讲述的智慧内涵并不匹配。它不像中国的《道德经》,虽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霜雪雨,但其中的关键内容和精髓要义却没有发生改变,字数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从现在发现的各种不同的版本来看,都只是在《道德经》五千言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感叹词和助词而已,以符合各地方、各区域语言的表达习惯。
  
  而古印度的文化则不一样,后人总是喜欢对先圣流传下来的见证根本智慧的经典——智慧传承教育文化的体系进行丰富、完善和发展,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自己的不觉悟状态,在丰富了文化内容的同时,却没有达到保证质量的效果,并且给古印度后来的社会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带来了障碍和混乱。
  
  由于古印度这个地域中的地缘地貌和亚热带气候等环境特征,促成了多民族和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所以古智者圣人们传承下来的经典作品也自然会出现多种不同的版本,即使是同一部史诗也会传出好多版本,而且南印度的传承版本和北印度的不一样,中印度、东印度和西印度的版本也存有很大差异。所以从史诗庞大的文化体系来看,从文学创作的艺术表现力来看,《摩诃婆罗多》应该是一部非常难得的好作品,但是其中太过庞杂的插话内容却淹没了《薄伽梵歌》所饱含的智慧真义。
  
  在古印度地区,虽然千百年来传承智慧教育文化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下,但是其所传经典的智慧性、教育性却几乎丧失殆尽了。这样所传承的经典内容也就显示不出教育的目的,显示不出开发人根本智慧的目的。
  
  【注】:本文摘自刘战魁先生著《薄伽梵歌全解》第一卷:Bhagavad Gita: A Complete Commentary, Book 1, ISBN:978-1927072059,Awakening Light Press  (October 2, 20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智慧养生|智慧教育文化|老子学堂|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神农中医  

GMT+8, 2024-3-29 16:56 , Processed in 0.068207 second(s), 11 queries , Eaccelerator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