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中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立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放下即是道 提起便是德

[复制链接]

78

主题

585

帖子

338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83
6#
 楼主| 发表于 2015-8-31 22:39:07 | 只看该作者

       那么平常人呢?平常人并不是没有道心,有时候我们平常人做了很多有道心的事,只是大家对道没有认识,没有经验,没有参照的标准而已。平常人对客观事物的存在不是智慧的认识,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见解和觉知状态,大家只是不自觉地去做的,这样就体现了人的这个自发的自然智能生存境界。自发的自然智能状态是什么意思?就是一个没有觉悟的灵感智能境界。这本身也是一种客观的智能存在形式,人没有觉悟到的状态是一个自发的智能状态。
  
   在这里表达的是两个层面的涵义,即平常人的思想意识内容和人这个客观存在还没有统一成整体;而觉悟了的人能够自然展现的智慧状态,是放下即是道,提起便是德。
  
   一个有智慧的人所展现的提起与放下,其实是没有差别的;而提起与放下,对于平常的人而言却是有差别的。
  
   人的觉悟智慧是个“一”——身心合一的质朴之性,那么人在应对的时候还是需要呈现这个“一”的觉悟智慧境界。所以需要我们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身心健康水平,努力净化自己的思想意识境界才行。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585

帖子

338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83
5#
 楼主| 发表于 2015-8-31 22:34:50 | 只看该作者

   应对要有力量 放下须要胸怀
  
  人在应对时须要有力量,放下时却须要有胸怀。平常的生活,需要平常地对待;平常的德性,就现大道平常。无论是放下还是提起,只要符合人、事、物间自然的和谐关系,就是道德之性的自然展现。

    
  平常人的放下和应对与智者圣人是相似的,只是智慧境界展现的层面不同而已。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还少吗?比如,我遇到这样的一个人,病了好多年,在康复锻炼的过程中,当生理方面出现了不适的反应后,他的身体也会出现不舒服的现象,这样他的脑子中就会出现两方面的想法:一方面是从生命运化规律的角度来考虑,可以对锻炼方式和时间进行适当调整,比如通过五行循行法来平衡气机,这样来度过反应期;另一方面是从生理功能调整过程中的正常反应的认知出发,那就不去理它,反应会随着进一步锻炼的过程而自然消失。出现不同的想法不就好似上面故事中的“兄弟俩”吗?一个去应对,一个却放下。
  
  再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她的女儿打电话过来,说公司老总现在不舒服,胃疼得不得了。她说:“你放下电话,我这就给他调治。”这件事不就完了吗?这就叫应对,这叫慈悲心的应对。对于这件事还有一种处理方式,比如女儿说:“妈妈,你给帮忙调治一下吧!”而她则可以说:“妈妈没有这个能力,赶紧上医院去吧。”这也是个应对。人只要应对了事情,那么这个事情就成为了过去式,事情过去之后不留痕迹,这就是不计较。
  
  道体德用的属性特征其实就是个“一”!放下即是道,这是个“一”——虚其心的虚寂境界;提起便是德,这同样也是个“一”——弱其志的无为质朴境界。关于提起与放下,智者圣人呈现的就是这样自觉自由的智慧境界,而平常人则是处于浑然不觉的无知无明状态。
  
  有道者自然会有觉悟,因此其行住坐卧的过程中都会体现生命存在的智慧真义。为什么?因为他的生命活动始终保持在符合道体德用之属性特征的境界中、始终处在顺应自然法则状态下、始终处在和谐的社会关系之中,所以说他常在道中。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585

帖子

338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83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8-31 22:32:21 | 只看该作者

    怎么理解这句话?打个比方:在我们走路时,有时候不小心把人家的脚踩了,那个人说“没关系”。这体现了什么?体现的是一种包容的德性,是日常生活中宽容的心态——即是德性。如果换个人,当你不小心踩上他的脚时,他就说:“你怎么搞的?你眼睛瞎了吗?”这也是自然展现的一种德性,他也是在应对,他是这样一个刻薄的缺德之性。提起便是德,是体现你品质与德行的客观表现的。
  
  放下中有提起,提起中有放下,二者既是体与用的辩证关系,又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
  
  有智慧的人在放下的时候,体现出的是虚明无碍的道性;在提起和应对的时候,体现出的是无贪无执的品质与德行。举个例子,我们来看看有智慧的人是怎么放下和提起的。
  
  有两兄弟一起修行,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一天,他们经过一个荒郊野外,兄弟俩同时看到了不远处的死人,哥哥走过去就把这个死者给埋葬了,而弟弟却扬长而去。
  
  同是修有成就的人,为什么他们的做法不一样?其实我们是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来说明:哥哥在提起,弟弟在放下。说弟弟也有成就了,难道就没有慈悲心吗?怎么就扬长而去了?他的参照系里边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弟弟认为:人死是自然的,视而不见即是自然的不起念的过程。空性,那是道体的空性!让人的生命生于自然,化于自然,这也是慈悲。那为什么哥哥会产生那样的慈悲?他的应对是慈悲心使然,虽然人总有一死,但人的社会性告诉他:合常情,行无为,才是圆满人道的自然路径。他有了这样的认识和见地,需要这样去做,所以就主动把这个死者埋葬了,他也是慈悲心的应对。他这个慈悲心的应对过程是什么?是哥哥德性的体现;弟弟走了,是道性的呈现。
  
  同时,我们还可以这样来看:兄弟二人在应对这件事时的意识活动,都是没有任何挂碍和执著的,在产生思想意识活动的这个根本层面,都是放下了的。无论他们在行为过程中表现的是去埋还是走,都是对应对时“提起”的不执著的不同表现;于内合道,于外展现的是德,呈现的是道体德用的混然[1]整体关系。所以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去理解呢?其实,所谓一个哥哥、一个弟弟的应对,是比喻一个人处理问题时的两个方面。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585

帖子

338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83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8-31 22:31:17 | 只看该作者

    放下内合于道 提起外现于德
  
  放下——内合于道,是人没有分别、执著、妄想的“虚其心”的清净境界;提起——外现于德,是人思想言行的应对符合人、事、物间自然的运化法则的展现。无论是放下还是提起,都是相对的,二者本是体用一如的整体辩证关系。

    
  放下,要从起心动念处入手,毫无执滞地呈现映而不应的自然无为境界,内合道性。学会放下,真正能够做到放下,谈何容易!放下,不是放下周围环境产生的动静、产生的分歧、产生的矛盾。放下,是放下自己正在执著的观念和观点,放下自己的念头。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到自己生命活动的本真自性,那怎么可能做到“放下”?当我们真正认识到了生命存在的价值与真义时,认识到了生命活动的运化规律时,放下就会从内在开始。
  
  什么是内?内即是心生念的那个处所。放下,首先就是放下对各种事物形成的某种固有的观点、观念和概念,放下自己对各种事物追求的欲望,放下感官享受的欲望。在这里需要明白的道理是:不可以把放下观念、观点和概念,理解为不要这些观点、观念和概念,而是有这些东西,但不被这些东西所障碍。把那些所谓追求的欲望都放下来,是否就是告诉我们什么都不需要做了呢?不是的。我们每个人有追求、有理想是好事,当然前提条件就是这些想法不是执意的追求,也不是妄想,而是通过我们的实际生活内容和行为活动过程去实现它。
  
  人不要在行动中总去妄想。例如一个环节出现了一百个想法,再有一个环节产生了一千个想法,而无法如实地映现事物,那么像这样的思想言行是肯定达不成目标的,那就是妄想。所以,放下即是放下我们自己对观念、观点和概念的执著,放下我们对事物分别、妄想的追求。只要是超越了自己生命存在的想法,超越了生命实践能力的想法,都叫妄想。当然,即使是自己力所能及的想法,但是只要不去进行实施,同样也是妄想心的显现。
  
   提起,要从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入手,毫不逃避地展现应而不执的本然应对,外现智慧德能。当我们的人生目标树立起来的时候,就必须用行动去实现它;在我们践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或矛盾的时候,那我们就一定要提起。当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时候,已经不可避免,一定要发生,或者已经发生了的时候,我们就要主动而自然地去应对它,这个过程我们就称之为提起。提起即是德,为什么说它是德?当你需要面对某个事物的时候,你这个人的品质与德行就自然地展现出来了,同时也把事物本来存在的德用之性呈现了出来。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585

帖子

338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8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8-31 22:29:29 | 只看该作者

       当矛盾呈现出来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应对?是放下,放下即是道。怎么样放下?就是不被矛盾牵着走,你可以不理它。出现了矛盾,一个总的解决方法就是不理它,关键是心里不要被它占据,这样就不会冲突起来。如果实在避免不了,矛盾爆发出来已经不可避免,那么在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时候,我们就要坦然地去应对它。怎么样叫正确的应对?就是我们心里边不要有自我观念的主张,学会顺应这个矛盾的环境,去调和它、去解决它。
  
  就像有人问到,比如人在吃饭时,无端地和他人发生了争执,那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矛盾?面对这样的现象,那就应该于警觉到的当下放下。如果这个矛盾发生在自己习练呼吸操之后,那就要警觉自己的思想言行,因为人在习练呼吸操后,体内五脏的气机自然会发生变化,因此五脏气机的变化自然会引起情志活动的反应,而无论是自己的情绪反应或是周围人的情绪变化,都与人的感应功能相关,当别人在无意中感觉到了这种变化时也会因此反应出不舒服的状态,所以当人出现情绪反应时,要知道这都属于很自然的现象。只要自己懂得了这些道理,我们就应该学会平息自己的情绪反应或宽容对方异常的情绪变化。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善于把人家的喜悦、人家的情趣,融合到我们的生命活动中来,学会不断地纠正自己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缺点与错误——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只有像这样做,于生活中保持动态的平衡,人才会形成包容心——把身体外在不和谐的内容融入到身体里边去,只有像这样去行才真正符合包容心的涵义要求。
  
  人在提起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宽容的心态;在放下的时候,需要有一个空卑的心态。这是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具备的思想品德。如果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与人产生了分歧和矛盾,应该以自然无为的观念去面对它,不要受情志活动的影响,不要带有主观的情绪去应对,否则矛盾就会升级。我们要认识到这一点。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智慧养生|智慧教育文化|老子学堂|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神农中医  

GMT+8, 2024-5-19 03:19 , Processed in 0.041997 second(s), 8 queries , Eaccelerator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