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中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安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康之路

[复制链接]

8

主题

1451

帖子

586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862
311#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14:04:43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好!各位老师好!

2016-5-31      星期二

一、身体突出反应或感受:
今天天气也很异常,室内温度都是30度,楼下地面“吐水”来得,起过较大的风也没有收潮,身上很不舒服,午睡睡不着,烦热;下午活动关节后多养了一会,感觉身体及关节舒服些。
眼睛看东西模糊;面部、头部特别痒,似有虫子爬,针刺一样疼,全身都痒得快抓破皮;夜间很燥热,出汗,一晚上没怎么睡。

二、习练健身操系列的时间:
上午活动关节1小时,呼吸操2.5小时,养气1.5小时;下午跪功及活动关节1.5小时,养气40分钟。

三、理论学习:听小组学习录音剪辑;看《道德经全解》第八卷P265。

四、点滴细行:
外面公路横着挖断后,垫了二块大铁板子,这样每过一辆车都会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有时半夜三更猛地“哐当”一下,如果有心脏病的人可能会整出毛病的;有时掘土机一整天“嗡嗡”个不停,左邻右舍抱怨声很多;我们前排的人家是开发廊店的,晚上彩灯一闪一闪的,彩灯和喧嚣声要到十一点多才关(停)。这几个月来,外界环境对原本相对安静的生活干扰蛮大,检查下自己在适应这个环境的心态方面,还是在跟着变化而变化,能够很快地放下自己的观念,情绪相对较平和。尤其是想到炎运初开,今后五运六气的波动变化可能对我们的冲击会更大,唯有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使自己心态放平和,坦然地面对一切,才是正途。这样一想,警觉点还是高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451

帖子

586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862
312#
 楼主| 发表于 2016-6-3 15:05:33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好!各位老师好!

2016-6-1      星期三

一、身体突出反应或感受:
头、面部发痒,到处似针刺或虫子叮咬一样痒,二肾的那一块痒得钻心,恨不得拿刀刮才解痒;眼睛发糊,看东西模糊;温度降低些了,燥热感就缓解些。

二、习练健身操系列的时间:
上午活动关节1小时,呼吸操2小时20分钟,养气1.5小时;下午跪功50分钟。

三、理论学习:听小组学习录音剪辑;看《道德经全解》第八卷P271。

四、点滴细行:
有时晚上怎么也睡不着时,总会不自觉地想起以前自己应对一些人和事时所犯的错误。这一阵忏悔最多的是不应该为了达成自己主观的妄想,有了孩子而没有要,伤害了自己,加深了自己的业力,残害了一个个无辜的“新生命”,这都是因为自己太愚昧无知了!但已错成事实,住在其中也于事无补。唯有多明理,勤践行,净化心灵,了悟人生,自性自度,自觉觉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451

帖子

586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862
313#
 楼主| 发表于 2016-6-3 15:06:06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好!各位老师好!

2016-6-2      星期四

一、身体突出反应或感受:
面部发痒,眼睛发糊;各关节很酸胀疼。

二、习练健身操系列的时间:
上午活动关节50分钟,呼吸操2小时10分钟,养气1小时50分钟;下午跪功及活动关节2小时。

三、理论学习:听小组学习录音剪辑;看《道德经全解》第八卷P280。

四、点滴细行:
老师在释讲“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时,把‘所’、‘寿’释讲得很全面而清楚了,如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人若能始终按照合道顺德的要求生活,即使生命会有终结,但是因实相智慧与道为一,不生不灭而永恒长存。这就是在告诉我们,虽然人会死,但是见证到的智慧精神却不会因此消亡,合于无始无终、无来无去的虚寂之道,生不为始,死不为终,化同自然,这样的智慧生命呈现的才是‘没身不殆’之寿。”(摘录于《道》八P266第三段)
其实老师把所有的答案都写到书里了,包括尚未发生的事及如何应对的疑惑,等等,都可以在老师的书中找到答案,我们须要学习和见证的内容太多太多了!
警示自己:沉下心来,好好深入地学习、践行、见证!

另外,老师还说:“佛祖于《金刚经》里讲的四句偈,其实就是对‘不失其所’之‘所’和‘死而不亡者寿’之‘寿’进行的具体讲解。”类似的窜讲还有很多很多,如把《薄伽梵歌》、《庄子》、《关尹子》所讲的内容对照起来讲,这样原本觉得像读天书一样的经典、经文,经老师这样一释讲,就没有那样畏难而不愿读了,而是非常有信心和兴趣读下去,当然智慧经典不仅仅只是用来学习的,智慧是须要践行见证的。
还有,原来对自然逻辑、自洽性,真理只有一个等内容没有什么认识,通过学习,都加深了一些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451

帖子

586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862
314#
 楼主| 发表于 2016-6-5 16:38:48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好!各位老师好!

2016-6-4      星期六

一、身体突出反应或感受:
面部发痒和眼睛发糊的现象缓解些;口气重、咽干现象也好些了;近来瞬间烦躁感很强。

二、习练健身操系列的时间:
上午活动关节1小时,呼吸操2.5小时,养气2小时;下午跪功及活动关节1.5小时。

三、理论学习:参加小组学习。

四、点滴细行:
今天继续主持周六小组的学习。
1、在学习过程中,我想提个问题,但因为思路不清晰,说得哆嗦,让人听起来不直接明了。事前应该把问题整理清楚,清晰明了地让人知道自己想问什么,并提前提出来,让人有思考的时间。现在重新整理如下并记录下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我的提问:我们常说“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依明师而不依名人,依智而不依识,依了义经而不依不了义经。”我们学习践行了这多年,应该培养一定的鉴赏系统文化、鉴赏系列修炼方法的能力,那么,怎样确定现在我们所跟随的是明师,所依循的是人之根本真理和道之绝对真理,所修习的文化、理论是了义经?

我觉得可以从这些方面去思考:1)、用智慧教育文化应具备的七个属性特征去衡量,即智慧性、教育性、传承性、科学性、社会性、实用性、生活性。2)、从宇宙观、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是非观等方面去鉴别。3)、看是否是站在人之根本真理和道之绝对真理的高度。4)、看是否是可以重复、可以通过自身践行见证的,是不是理法圆融的。
以上只是我好肤浅的理解,也不知对不对,还须要更加深入系统地学习才行。

2、        后面的小组学习过程中,因为休息了一会,没有听到本健老师的提问:怎样理解文中“根尘脱落”的涵义?我后来到书中找到了二处老师相关的释讲(手边没有书,查的是电子书):

“什么叫根尘脱落?参照系里的参照标准脱了,完全懂得了没有执著、分别和妄想,并能够在行为活动中体现出来。就像那个蛇脱皮一样,自然地脱掉那些偏颇的参照标准,外求的思想和行为。根尘脱落是指蒙蔽真心自性的那些污垢,参照系里边的那些不符合生命活动的参照标准及其内容当下脱掉了,不住了,什么都没有,没有根也没有尘了,那就是岸。回头是岸,一回头,那就是岸。其实到那时也不用回头了,当下即现,此岸即彼岸,苦海即净土,烦恼即菩提。”(《心灵的净化》最后一文的倒数第四段)

“从五祖弘忍创中国禅宗起,由六祖慧能开始,才把直指人心、直证菩提的顿悟法门发扬开来,并把《金刚经》作为印证是否开悟的纲要。因此,慧能才说既不是风吹幡动,也不是幡自动,而是你的“心”动了。他的这种见地,是直指人心的教育法,与《金刚经》的智慧性内涵如出一辙。听者如能言下见证真心自性,便了然开悟,或者说是根尘脱落。脱落什么?脱落你旧有的参照标准,让思维参照模式完全打开,让人衡量事物的标准体系完全翻个个儿,成就无形无象、现诸相非相之实相。”(摘录于《风动 幡动 心动》的‘直指人心的教育法’这一节的第三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451

帖子

586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862
315#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14:30:01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好!各位老师好!

2016-6-5      星期日

一、身体突出反应或感受:
1、养气时手指要好好地护住,会冷得疼,而身上很热,这种感觉常常出现在每年的4-6月和9-10,而其他特别冷或特别热的月份则较少出现,这与原来在南方空调环境下工作时的感觉类似,身体的汗毛孔有些不知所措;
2、下午又出现焦虑烦躁不安感,这种焦虑感也是发病期间常常出现的情绪,一直以来也伴随着自己,减轻了不少,但这些天不知为什么又较频繁,只有一次次地去放下。

二、习练健身操系列的时间:
上午活动关节1小时,呼吸操2.5小时,养气2小时;下午跪功及活动关节2小时。

三、理论学习:看《道德经全解》第六卷第46讲。

四、点滴细行:
1、弟弟说好下午带涵涵带出去玩,我也顺带出去晒太阳的,但到了时间一直没动静,让涵涵去喊也没应声。赶紧跟着变化而变化,做别的事。

2、一般双休日,涵涵玩得高兴了,想让她做蹲起操等有些费劲,想了想,抓住蹲起时裙子像花一样撒开,就故意跟她说:看看这件直筒裙蹲起时会是怎么样的呢?结果,她马上来劲了,很快地蹲了40个,并自觉地念诀。

其实,同二个孩子相处,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也因此发现自身存在个最大的问题: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不容易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没有掌握孩子的属性特征而展开应对。原因是:自己没有一颗童心,内心都是那些被污染、被固化了的偏执的主观观念等,我的爱展不开,给人很紧锁的感觉。孩子们其实内心很简单,很容易满足,我要用心去忘我地爱他们,爱身边每一个人,心胸才能打开,旧的思维模式才可能被破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451

帖子

586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862
316#
 楼主| 发表于 2016-6-7 12:42:51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好!各位老师好!

2016-6-6      星期一

一、身体突出反应或感受:
今早头部、面部、左上肢痒得钻心,抓破皮了还不解痒。只要是身上痒,都有想揭开一层皮尽快排出风寒湿的强烈欲望;晚上入睡困难,一阵阵地热,不停地揭被单再盖上,下肢关节很疼,酸胀、麻;脚趾抽筋。

二、习练健身操系列的时间:
上午呼吸操2.5小时,养气1.5小时;下午跪功及活动关节2小时。

三、理论学习:看《道德经全解》第六卷第46讲。

四、点滴细行:
反思最近自己可能还是于不自觉间太过于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尤其是亲人的健康、成长方面,这是一贯以来的积习,很强的兴奋灶,必须要非常警觉。非常强的惯性势力得有非常大的力量去往“中”上合,那就得警觉、知止!
深深海底行!必须要虚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451

帖子

586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862
317#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15:26: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安康 于 2016-6-8 15:31 编辑

老师好!各位老师好!

2016-6-7      星期二

一、身体突出反应或感受:
身上还是痒;燥热现象稍微好一点;下肢关节特别酸、胀、疼、麻。

二、习练健身操系列的时间:
上午呼吸操2小时,养气1小时;下午跪功及活动关节2小时。

三、理论学习:看《道德经全解》第六卷第46讲。

四、点滴细行:
上周班会留下的作业之一是学习《道》六第46讲,把关于俗人和圣人的差别总结出来,我摘录二者部分差别如下,与大家一起学习:
1、有道者的身心行为始终与自然环境、社会关系达成和谐的统一体,所以才能于处事应物的过程中做到淡然处之。也正因为如此,有道者才不会牵挂身心内外的事物。
而世俗的人们却是肆意竞逐的,执著于主观心意的分别和妄想,执滞于五色、五音、五味等外物,以有知有为的方式来认识和应对一切事物,以狭隘、僵化、固有的思维参照模式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执迷于事物万变的形式和现象,不能以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只能随境而转,随事而转,随物而转,并始终被其所奴役而不得自由。(摘录于《道》六 P 400-401)

2、        世上的人们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之间纵意妄行的,从而于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中无法呈现自然质朴之性。而有道者是在安泰宁和的生活中呈现合道顺德之智慧的。(摘录于《道》六 P 401)

3、        有道者面对生活就是这样于自然无为的状态下来处事应物;而世人却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来设计生活的。(摘录于《道》六 P 401)

4、        世人是这样的,总是不满足不了自己的欲望,而占有或追逐更大更多的利益;而有道者并不追求和占有什么,总是自洽自足的,对任何事物都不执持和谋取。(摘录于《道》六 P 402)

5、        世人总以自我为中心,妄想以这样的姿态来驾驭一切事物,成为一切事物的主人、主宰。而有道者是不争的,是‘俨若客’的,像水一样,‘善利万物又不争’,顺承咸折自然发展,利益万物,同时自身也必然因此得到人、事、物间相互关系和谐的利益,‘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摘录于《道》六 P 402)

6、        世人固守所知和有为,而有道者是无知无为的。(摘录于《道》六 P 402)

7、        世人的要求,都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感官心意、感官觉受和感官刺激而产生的,都是冲着感官对象去的,都是围绕着自己的利益观念来展开应对的;而圣人的要求,则是因缘于维系生命活动的自然本能需求,或者说满足诸感官功能的本然需求而产生的。(摘录于《道》六 P 409)

8、        世人的样子看上去是狡黠、聪慧的;而圣人的样子看上去好像是不分黑白、不辨真假、不别是非的,是不凸显自己的主观想法和作为的那种状态。(摘录于《道》六 P 409)

9、        世人为人处事常彰显、夸耀自己;而圣人为人处事善下处低、韬光养晦、涵虚归寂、平平常常的。(摘录于《道》六 P 409)

10、平常人总得有个名相可以住、可以著,如果你让他放下,他就害怕了。所以说‘众人皆有已’。而有道者对于任何事物,都没有固有的认知标准,也不需要依靠任何名相来参照衡量,他只是以无知无为的虚寂实相境界来自然地映现一切,自然无为地顺随事物的运化来展现自己的思想言行。(摘录于《道》六 P 416)

11、世人会的把固有的思维参照模式、优势兴奋灶反应出的东西当成自己的见解,他们总是从万变无常的形式和现象上分析和判断,但这样是不可能分析得清、判断得明的……由于他们不能合虚归寂,对不同事物的属性特征及其之间整体运化的相应关系必然认识不清,所以也无法合度量行地处事应物,无法达成自身与相关事物间的动态平衡。
而圣人看上去不分彼此,但是却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命运,有能力驾驭自己的诸感官功能,并能够自觉遵循道的属性特征与自然、社会、人这三方面的规律和法则,运用这四者的同一性来指导自己处事应物,运用自然、社会、人这三方面的规律和法则的机理来服务他人和社会。有道者在与不同事物发生关系时,会始终契合事物的属性特征,并与相关的事物达成动态的平衡关系。(摘录于《道》六 P 416-417)

12、众人皆是熙熙、有余、昭昭、察察、有已的境界,而唯独有道者与众人不同,呈现的是泊未兆、无所归、若遗、纯纯、昏昏、闷闷、顽似鄙的境界,那么有道者最不同于世人的地方在哪里?……一句话——‘贵食母’,即安合根本,始终去侍奉、去合归于人的那个主人翁——虚寂实相,始终不离道。(摘录于《道》六 P 418-4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451

帖子

586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862
318#
 楼主| 发表于 2016-6-11 20:57:28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好!各位老师好!

2016-6-9      星期四

一、身体突出反应或感受:
头部、颈项部、手臂等很痒,面部似虫爬;眼睛有点发糊;下肢关节特别地酸胀疼;晚上睡不好,睡不着,一阵阵身热出汗;瞬间烦躁感及口苦、咽干等反应没有了。

二、习练健身操系列的时间:
上午呼吸操2.5小时,养气1.5小时;下午跪功及活动关节1小时。

三、理论学习:听《智慧书》录音。

四、点滴细行:
近来发现自己对于弟弟的工作、身体方面还是有些牵挂和多虑。通过这件事,反思自己喜欢操心的习气时时易暴露、显现出来。理论上虽知道:该提醒的都说了,人家不听那肯定还是自己的影响力、善巧、方式方法方面都是有问题的,也有机缘方面还没有成熟等原因,那就一定要学会放下。而实际上没有完全照着这样去做,那理事还是没有结合上,这是须要警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451

帖子

586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862
319#
 楼主| 发表于 2016-6-12 15:02: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安康 于 2016-6-12 15:05 编辑

老师好!各位老师好!

2016-6-10      星期五

一、身体突出反应或感受:
全身痒;右侧肩关节原来家人提起来时,因为关节脱位会猛地疼一下,内心都形成了障碍,今天发现提起来时不疼,也没有怕疼的心理,感觉脱位状态在好转,已经长上了;晚上睡眠还是身热、出汗、睡不着。

二、习练健身操系列的时间:
上午活动关节1小时,呼吸操2.5小时,养气1小时;下午跪功及活动关节、养气2.5小时。

三、理论学习:听《智慧书》录音;看《道德经全解》第八卷到P301。

四、点滴细行:
今晚班会学习《道》六第46讲。
谷花老师发言时,立心老师指出了她的一个问题:“人之初,性本善”,善的含义不是“善良”的意思。由此也讨论了“人之初”的“初”是指什么,“性本善”的“善”是指什么?这样很好。我对“人之初”的“初”的理解是“受精卵信息”,立心老师说是错的。后来,我在老师书中找了下答案,我原来的理解应该还是有点问题,而学习完下面内容后,基本理解清楚了人之初的意思:

1、在《智慧养生与禅》P58第三段,老师是这样说的:精与卵两个个体信息的特性已经完全消失,而受精卵细胞信息还没有形成之前的这一刹那——对此现象我们称之为人之初的道之体。精与卵两个个体质量、能量、信息的特性已经完全消失,而受精卵细胞要形成之前,首先是受精卵细胞的混元信息形成之时的这一刹那,称之为“人之初”。

2、在《智慧养生与禅》P58的最后一段:精与卵这两个“信息、能量、质量”一碰、一混化的时候,在受精卵细胞的信息还未形成之前,即在形成之前的那一刹那,那是生命存在之初——“人之初”。那是什么?那就是我们人的生命产生之初的过程,它重复了各层次生物进化过程中生命产生的过程,也重复了宇宙诞生最初的那一刹那的过程。任何事物在形成之前的那一刹那,首先形成的是标志该事物时空整体特性的信息,然后才是该事物能量的合成,继而是该事物质量的形成。

3、在《生活的智慧》P292-293,老师是这样描述的:而自然的人的生命,是通过性生活在人体里面精卵结合——这两种阴与阳能量的相合冲击来激活的,它这个细胞的生成是从无到有的,它记录着人生命存在的整个发展史。大家应该明白,这个无生有中的“无”,是生命的根本处所。这个无,与道的绝对真理和人的根本智慧是同出而异名的;这个无,与道及人的实相智慧的属性是相同的,同样具有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无内无外、不断不常、不垢不净之性;这个无,是一切生命的起源。所以形成受精卵细胞的信息能量的整体性,就是人生命存在的“人之初”,而且这个细胞形成之后,是一个崭新的生命活动体,没有摘取体细胞中所固有的成熟信息记录痕迹。

4、在《薄伽梵歌全解》第一卷P 20 第二段:“人生从何来?人从道的虚寂本体中来。宇宙自然从哪里来?从道的虚寂本体中来,从自然运化规律的生生循环之性中来。自然运化规律的生生循环之性从哪里来?是与道之用的冲虚之机相关,即从道之体与用形成的相互作用关系而来。人之初是什么样的?人之初是受精卵细胞未形成之前、能量还未形成之前的那种最初最先形成的受精卵信息。受精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是先形成受精卵信息,尔后才形成受精卵的能量,再以后受精卵的能量才衍生为受精卵的实体生命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451

帖子

586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862
320#
 楼主| 发表于 2016-6-12 15:15: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安康 于 2016-6-12 15:17 编辑

老师好!各位老师好!

2016-6-11      星期六

一、身体突出反应或感受:
全身痒;眼睛感觉看东西清晰许多;晚上燥热、出汗;下肢关节特别酸胀疼。

二、习练健身操系列的时间:
上午呼吸操2.5小时,养气1.5小时;下午跪功及活动关节1小时50分钟。

三、理论学习:参加小组学习;听《智慧书》录音;看《道德经全解》第八卷到P310。

四、点滴细行:
一、今天下午参加小组学习《智慧修正与传承教育》,里面讲到圆寂、涅槃、轮回等,大家不自觉地与老师仙逝联系起来讨论。

重新仔细地把“涅槃、圆寂”的内容好好学习了一遍,顺便也摘录下来方便以后学习:
1、涅槃、圆寂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意思。(摘录于《健身之路》的P 319)
2、涅槃与圆寂是一个内涵的两种译法或说法。涅槃就是圆满的智慧生命存在形式,其人的生命性已转化为永恒的智慧存在了。《涅槃经》里的涅槃,也是一个整体,其智慧生命存在的主体形式是无量智、无量光、无量寿的存在。(摘录于《健身之路》的P 319-320)
涅槃是已经圆满了,圆满地到达解脱的彼岸。(摘录于《健身之路》的P 320)

3、涅槃的智慧境界就是常住于净寂之中,不以人的肉体为主体。虽然身体消失了,但是智慧永存。也就是说,从此以后这个永恒的智慧就超然地存在于寂态之中,这时才是完美无缺的圆满智慧。(摘录于《健身之路》的P 320)

4、现在的和尚描述死亡都叫圆寂,把它变成一个名词了。以前不是,以前是形容词,形容这个人进入到“寂灭定”之中,就叫圆寂。现在那些和尚师傅基本上就没有这个水平,所以不可能是圆寂态的境界走的,而只是对其逝世的过程称为圆寂。(摘录于健《健身之路》的P320 )

5、大智慧者在涅槃了之后,只要不是带着身体走的,肯定是不能回来了的,人死如灯灭,哪能回来!不过,人如果呈现的是圆满的觉悟智慧寂灭,那么那个性体在离开身体之后,就进入到道之无生无灭、无边无际、无始无终、不断不常、不垢不净的虚寂境界中了。关于这一点,《道德经》中已经论述得非常清楚,“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这样的境界就是一种兼容遍透的存在,与宇宙自然绝对存在之道是同一的,所以也没有来或去之说了。其实这也就是涅槃境界。(摘录于健《健身之路》的P 321-322)

二、志达老师提了一个问题:得道与涅槃有什么关系?
我的理解是:得道应该是指开悟、明心了,而涅槃就像上面摘录的“涅槃就是圆满的智慧生命存在形式,其人的生命性已转化为永恒的智慧存在了。”等等;得道了不一定会呈现涅槃境界,而能呈现涅槃境界的大智者一定是得道了的。不知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三、大家还提到了“濒死时最后一念”的问题,我找到了《薄伽梵歌评鉴》中的一句话:“濒死时最后一念,源于人一生的信仰,包括因此信仰所展现的思想言行;最后一念呈现什么,死后就会成为什么。”
我的理解:1、由这句话我更明白老师要求我们净化意识和净化灵魂的重要性了。

2、只要我们的思维模式还没有完全翻过来,我们没有见证到老师的智慧境界,那我们出来的想法、观念都可能是与老师仙逝这一客观事实不相符合的。所以,只有放下一切想法、主观观念和各种利益才是正途,才是我们应该行在当下的内容。

3、更多地了解“死归何去”,主要还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生”,把握好今生今世,把握好每个当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智慧养生|智慧教育文化|老子学堂|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神农中医  

GMT+8, 2024-9-6 20:42 , Processed in 0.065100 second(s), 12 queries , Eaccelerator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