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中医

标题: 放下即是道 提起便是德 [打印本页]

作者: 立心    时间: 2015-8-31 22:27
标题: 放下即是道 提起便是德
本帖最后由 立心 于 2015-9-1 20:15 编辑

放下即是道  提起便是德


     
  内容提要:
  
  应对须要放下与提起   
  放下内合于道 提起外现于德   
  应对要有力量 放下须要胸怀   
  放下现智慧 执著生烦恼   
  放下矛盾 提起和谐

  
  
  这节课的内容就是告诉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放下,如何提起。人在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需要我们放下的,但也有许多事情是需要我们去做的,去做即是提起。所以简单地说:放下即是道,提起便是德。放下和提起,不仅仅只是对修养心性之人的要求,也是对社会不同层面的每个人的要求,不懂得放下和提起,就不会拥有身心健康,不会拥有和谐自由的人生。  
  
  应对须要放下与提起
  
  社会上有不同层面的人群,不同的人群形成了不同的人际交往环境,不同的环境所产生的各种不同的事物,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应对。应对须要有放下、有提起,那么总的应对原则就是:事来则应,过去不留。

    
  我们应该懂得,当发生了任何事情的时候,当人或事物与我们发生关系的时候,不要偏执地停留在与事物的关系之中,不要去计较;当我们必须要去应对某一事物的时候,我们就要能够进入角色,深入其中来认真应对。这些都是根本的要求,也是必然的要求,是关系到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能否正确地处理好人与家庭成员、以及人与各种社会成员关系的一个根本的总法则。
  
  其实,人活于世是法无二致的。这个“法”,如果你能够把它做好并合度,那么你应该就是一个有觉悟智慧的人了。我们所讲的这个放下与提起的法,你如果能够做好,那就会呈现法法应现、法法一如的智慧境界了。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方法到你跟前来,你都可以自如地映现、可以自然地应对。
  
  有了方法,我们就知道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应该怎么样去做。当遇到了困难、遇到了矛盾时,能够应对的,我们就直接去应对;不能应对的,我们就应该尽量去避免它、绕开它——即放下,从起心之处、动念之时来放下,使我们人生经历的过程进入到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中去。这样既化解了矛盾,同时也把矛盾转化为我们人生过程中成长的一种动力。
  
  待续!


作者: 立心    时间: 2015-8-31 22:29

       当矛盾呈现出来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应对?是放下,放下即是道。怎么样放下?就是不被矛盾牵着走,你可以不理它。出现了矛盾,一个总的解决方法就是不理它,关键是心里不要被它占据,这样就不会冲突起来。如果实在避免不了,矛盾爆发出来已经不可避免,那么在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时候,我们就要坦然地去应对它。怎么样叫正确的应对?就是我们心里边不要有自我观念的主张,学会顺应这个矛盾的环境,去调和它、去解决它。
  
  就像有人问到,比如人在吃饭时,无端地和他人发生了争执,那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矛盾?面对这样的现象,那就应该于警觉到的当下放下。如果这个矛盾发生在自己习练呼吸操之后,那就要警觉自己的思想言行,因为人在习练呼吸操后,体内五脏的气机自然会发生变化,因此五脏气机的变化自然会引起情志活动的反应,而无论是自己的情绪反应或是周围人的情绪变化,都与人的感应功能相关,当别人在无意中感觉到了这种变化时也会因此反应出不舒服的状态,所以当人出现情绪反应时,要知道这都属于很自然的现象。只要自己懂得了这些道理,我们就应该学会平息自己的情绪反应或宽容对方异常的情绪变化。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善于把人家的喜悦、人家的情趣,融合到我们的生命活动中来,学会不断地纠正自己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缺点与错误——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只有像这样做,于生活中保持动态的平衡,人才会形成包容心——把身体外在不和谐的内容融入到身体里边去,只有像这样去行才真正符合包容心的涵义要求。
  
  人在提起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宽容的心态;在放下的时候,需要有一个空卑的心态。这是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具备的思想品德。如果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与人产生了分歧和矛盾,应该以自然无为的观念去面对它,不要受情志活动的影响,不要带有主观的情绪去应对,否则矛盾就会升级。我们要认识到这一点。
  
   待续!




作者: 立心    时间: 2015-8-31 22:31

    放下内合于道 提起外现于德
  
  放下——内合于道,是人没有分别、执著、妄想的“虚其心”的清净境界;提起——外现于德,是人思想言行的应对符合人、事、物间自然的运化法则的展现。无论是放下还是提起,都是相对的,二者本是体用一如的整体辩证关系。

    
  放下,要从起心动念处入手,毫无执滞地呈现映而不应的自然无为境界,内合道性。学会放下,真正能够做到放下,谈何容易!放下,不是放下周围环境产生的动静、产生的分歧、产生的矛盾。放下,是放下自己正在执著的观念和观点,放下自己的念头。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到自己生命活动的本真自性,那怎么可能做到“放下”?当我们真正认识到了生命存在的价值与真义时,认识到了生命活动的运化规律时,放下就会从内在开始。
  
  什么是内?内即是心生念的那个处所。放下,首先就是放下对各种事物形成的某种固有的观点、观念和概念,放下自己对各种事物追求的欲望,放下感官享受的欲望。在这里需要明白的道理是:不可以把放下观念、观点和概念,理解为不要这些观点、观念和概念,而是有这些东西,但不被这些东西所障碍。把那些所谓追求的欲望都放下来,是否就是告诉我们什么都不需要做了呢?不是的。我们每个人有追求、有理想是好事,当然前提条件就是这些想法不是执意的追求,也不是妄想,而是通过我们的实际生活内容和行为活动过程去实现它。
  
  人不要在行动中总去妄想。例如一个环节出现了一百个想法,再有一个环节产生了一千个想法,而无法如实地映现事物,那么像这样的思想言行是肯定达不成目标的,那就是妄想。所以,放下即是放下我们自己对观念、观点和概念的执著,放下我们对事物分别、妄想的追求。只要是超越了自己生命存在的想法,超越了生命实践能力的想法,都叫妄想。当然,即使是自己力所能及的想法,但是只要不去进行实施,同样也是妄想心的显现。
  
   提起,要从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入手,毫不逃避地展现应而不执的本然应对,外现智慧德能。当我们的人生目标树立起来的时候,就必须用行动去实现它;在我们践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或矛盾的时候,那我们就一定要提起。当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时候,已经不可避免,一定要发生,或者已经发生了的时候,我们就要主动而自然地去应对它,这个过程我们就称之为提起。提起即是德,为什么说它是德?当你需要面对某个事物的时候,你这个人的品质与德行就自然地展现出来了,同时也把事物本来存在的德用之性呈现了出来。

       待续!



作者: 立心    时间: 2015-8-31 22:32

    怎么理解这句话?打个比方:在我们走路时,有时候不小心把人家的脚踩了,那个人说“没关系”。这体现了什么?体现的是一种包容的德性,是日常生活中宽容的心态——即是德性。如果换个人,当你不小心踩上他的脚时,他就说:“你怎么搞的?你眼睛瞎了吗?”这也是自然展现的一种德性,他也是在应对,他是这样一个刻薄的缺德之性。提起便是德,是体现你品质与德行的客观表现的。
  
  放下中有提起,提起中有放下,二者既是体与用的辩证关系,又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
  
  有智慧的人在放下的时候,体现出的是虚明无碍的道性;在提起和应对的时候,体现出的是无贪无执的品质与德行。举个例子,我们来看看有智慧的人是怎么放下和提起的。
  
  有两兄弟一起修行,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一天,他们经过一个荒郊野外,兄弟俩同时看到了不远处的死人,哥哥走过去就把这个死者给埋葬了,而弟弟却扬长而去。
  
  同是修有成就的人,为什么他们的做法不一样?其实我们是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来说明:哥哥在提起,弟弟在放下。说弟弟也有成就了,难道就没有慈悲心吗?怎么就扬长而去了?他的参照系里边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弟弟认为:人死是自然的,视而不见即是自然的不起念的过程。空性,那是道体的空性!让人的生命生于自然,化于自然,这也是慈悲。那为什么哥哥会产生那样的慈悲?他的应对是慈悲心使然,虽然人总有一死,但人的社会性告诉他:合常情,行无为,才是圆满人道的自然路径。他有了这样的认识和见地,需要这样去做,所以就主动把这个死者埋葬了,他也是慈悲心的应对。他这个慈悲心的应对过程是什么?是哥哥德性的体现;弟弟走了,是道性的呈现。
  
  同时,我们还可以这样来看:兄弟二人在应对这件事时的意识活动,都是没有任何挂碍和执著的,在产生思想意识活动的这个根本层面,都是放下了的。无论他们在行为过程中表现的是去埋还是走,都是对应对时“提起”的不执著的不同表现;于内合道,于外展现的是德,呈现的是道体德用的混然[1]整体关系。所以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去理解呢?其实,所谓一个哥哥、一个弟弟的应对,是比喻一个人处理问题时的两个方面。
  
       待续!



作者: 立心    时间: 2015-8-31 22:34

   应对要有力量 放下须要胸怀
  
  人在应对时须要有力量,放下时却须要有胸怀。平常的生活,需要平常地对待;平常的德性,就现大道平常。无论是放下还是提起,只要符合人、事、物间自然的和谐关系,就是道德之性的自然展现。

    
  平常人的放下和应对与智者圣人是相似的,只是智慧境界展现的层面不同而已。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还少吗?比如,我遇到这样的一个人,病了好多年,在康复锻炼的过程中,当生理方面出现了不适的反应后,他的身体也会出现不舒服的现象,这样他的脑子中就会出现两方面的想法:一方面是从生命运化规律的角度来考虑,可以对锻炼方式和时间进行适当调整,比如通过五行循行法来平衡气机,这样来度过反应期;另一方面是从生理功能调整过程中的正常反应的认知出发,那就不去理它,反应会随着进一步锻炼的过程而自然消失。出现不同的想法不就好似上面故事中的“兄弟俩”吗?一个去应对,一个却放下。
  
  再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她的女儿打电话过来,说公司老总现在不舒服,胃疼得不得了。她说:“你放下电话,我这就给他调治。”这件事不就完了吗?这就叫应对,这叫慈悲心的应对。对于这件事还有一种处理方式,比如女儿说:“妈妈,你给帮忙调治一下吧!”而她则可以说:“妈妈没有这个能力,赶紧上医院去吧。”这也是个应对。人只要应对了事情,那么这个事情就成为了过去式,事情过去之后不留痕迹,这就是不计较。
  
  道体德用的属性特征其实就是个“一”!放下即是道,这是个“一”——虚其心的虚寂境界;提起便是德,这同样也是个“一”——弱其志的无为质朴境界。关于提起与放下,智者圣人呈现的就是这样自觉自由的智慧境界,而平常人则是处于浑然不觉的无知无明状态。
  
  有道者自然会有觉悟,因此其行住坐卧的过程中都会体现生命存在的智慧真义。为什么?因为他的生命活动始终保持在符合道体德用之属性特征的境界中、始终处在顺应自然法则状态下、始终处在和谐的社会关系之中,所以说他常在道中。

       待续!



作者: 立心    时间: 2015-8-31 22:39

       那么平常人呢?平常人并不是没有道心,有时候我们平常人做了很多有道心的事,只是大家对道没有认识,没有经验,没有参照的标准而已。平常人对客观事物的存在不是智慧的认识,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见解和觉知状态,大家只是不自觉地去做的,这样就体现了人的这个自发的自然智能生存境界。自发的自然智能状态是什么意思?就是一个没有觉悟的灵感智能境界。这本身也是一种客观的智能存在形式,人没有觉悟到的状态是一个自发的智能状态。
  
   在这里表达的是两个层面的涵义,即平常人的思想意识内容和人这个客观存在还没有统一成整体;而觉悟了的人能够自然展现的智慧状态,是放下即是道,提起便是德。
  
   一个有智慧的人所展现的提起与放下,其实是没有差别的;而提起与放下,对于平常的人而言却是有差别的。
  
   人的觉悟智慧是个“一”——身心合一的质朴之性,那么人在应对的时候还是需要呈现这个“一”的觉悟智慧境界。所以需要我们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身心健康水平,努力净化自己的思想意识境界才行。
         
        待续!




作者: 立心    时间: 2015-8-31 22:40

     智者圣人,当他放下的时候,是符合虚寂之道的;在他提起的时候,也是完全符合顺德之属性特征的。而平常人的这个道和德的体现是两个东西,是不可调和的利益的对立面。智者圣人的道德品质是利人利己、共生共存的,是融利己于利他之中而互利互惠的,所以说根是道、用即德。由于智慧功夫的层次不同,其所体现出来的生活内容及觉知的思想言行境界也不一样,但都是人于社会生活中展现出来的自然道德观念。
  
  在宇宙自然这个大象的整体运化的发展过程中,每个人一生的生活内容和过程,其实都是社会的客观存在。无论你觉悟也好、没有觉悟也好,无论你客观也好、主观也好,归根结底都是社会自然运化的某个具体事物,都是一种客观的运化,是自然而然的东西。我们要站得高一些才能把这个问题看懂、看清楚,这样才能体会到个体自我的存在是微不足道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破自己的分别、执著、妄想心。要不然,人就会稀里糊涂地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地认为自我能够主宰自己的一切。所以,大家应该在生活之中去学习应对,应对的过程就是提起!如何应对,如何提起一个事物,这其中就藏着人的品质与德行。
  
  我们不是强调身心整体的实修吗?不是强调提高意识修养的水平吗?这些都是净化人的意识必须经历的过程。

         待续!



作者: 立心    时间: 2015-8-31 22:42

       放下现智慧 执著生烦恼
  
  放下假我即是道,量行合度地应对便是德,这样的放下与提起是达成健康与智慧的根本途径;而出于分别、执著、妄想心的所谓的放下与提起,是人产生疾病与烦恼的根本原因。  

  
  人须要放下假我,也就是放下自己的观念,这样也就远离了分别、执著与妄想的利益观。
  
  放下自己的观念是什么意思?就像有人说:“为什么他升了处长,而我干的不比他少,怎么没轮到我?”这就是分别心使然,所以我们要放下这样类似的观念。人都须要放下偏执性的思想观念。因为人的各种思想观念与观点一经执著,也就自然地出现了好与坏、得与失的是非分别,产生了高级与低级的妄想。当人有了高级和低级的分别观时,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到这里是需要我虔诚的,那么假我就会表演出恭敬的状态;到了那个地方,假我可能会依据自我利益的需求而展现出刻薄的姿态。人像这样应对事物,其结果必然会被自己的感官觉受所俘获,同时还会因此妨碍自己的身心健康。这就是因为分别、执著、妄想心而造成的结果。
  
  比如平常人与自己的亲人、同事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可能会因某一句话,或芝麻粒大的一件小事,出现争吵或是产生矛盾。如果你能够把那些利益的观念或概念放下,那就能够做到宽容。只要自己能够放下利益心态,无论是暂时的还是长久的放下,以发下利益的姿态去应对事物,都会起到包容作用的,这样就出现自觉的宽容和不自觉的包容。《道德经》有言:“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当然,人如果能认清假我,放下各种固有的观念、观点和概念,那么人的觉悟智慧就会在应对事物的过程中自然地呈现出来。
  
  有人如果这样想,“我帮了你那么多忙,你还这样对待我”,那都是由于你自己没有觉悟的原因,才产生了不愉快,才会生闷气;那也同样是因为你有个假我在做主,所以有“我给你帮了多少忙”的想法,这不就是以我为中心的利益观吗?人所产生的一切自私利己的想法,不就是一种交易的思想境界吗?

       待续!



作者: 立心    时间: 2015-8-31 22:43

       人跟人之间的关系,难道是交易的关系?不是。我们要上升到自然道德和客观应对的层面上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在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复杂关系的交往。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比如在你愿意对张三付出的时候,那你为什么不能也对李四或其他人付出?这些都是因为你有分别心的缘故。例如他是我亲人,而那个不是我的亲人;这个是我的妹妹,那个不是我的哥哥……像“这个是,那个不是”的分别选择,就是假我使然,所以你就会在不经意间,或者是在习惯的思维过程中迷失本性。
  
  以“我”为中心,以“条件”为前提的应对内容及应对过程,是分别、执著、妄想心使然。这是人产生痛苦、遭遇曲折、形成磨难的根本原因。
  
  人在没有见证觉悟智慧之前,其思想言行体现出来的内容,首先是有条件的;然后因此而显现出来的思维参照模式,也是分别、执著、妄想之后的内容,这样就造成了人生的痛苦与挫折。
  
  就好像现在的人谈恋爱一样,条件是第一位的。有钱没有?有房子没有?有车子没有?如果没有,那么我就可以在那里守株待兔,等待!即使是真的遇上了符合自我感官心意之审美观的人,但如果不能满足自己眼前的物质利益条件,同样在自我观念的印象中会得出否定的结论,因为自己会觉得“宁缺毋滥”,以后还可以再找。持有这样观念的人,银子、房子、车子……有这么多的条件,那就肯定不是爱情,那是交易,是拿自己的妄想与别人的地位身价等条件来做爱情的利己交易。拿自己的所谓情感做交易,这不就是在做买卖吗?
  
  所以在我们现实的这个社会生活当中,人们能够提起的基本上都是交易的内容,被迫放弃的就都是奢望。因为交易不成,就成奢望了。这样人就会因妄想而产生痛苦。

       待续!



作者: 立心    时间: 2015-8-31 22:44

       我们这些现实社会中的人们总是在谈条件,认为我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其实,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没有谁应该是这样的,也没有谁应该是那样的。希望大家不要有固定的做人模式。即使自己为他人做了再多的好事,你做好事的本身是客观的,那也是应该做的,那是这个事物在这个时空点里边、在这个时期里边自然运化的结果,你本来就应该这样去做,所以事后不能把这些所谓的好事,作为与人交易的条件或筹码。
  
  人如果把自己的优势作为与人交往的条件,那么你就会在这样的条件下形成自我障碍,因障碍而自动地形成困惑和痛苦。这些狭隘、僵化和固有的思维参照模式,就会把自己框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如果出现了条件,那就一定会出现执著,对人、事、物的执著,这样分别心和妄想心就自然地产生了。
  
  总之,有条件就是有分别,有分别就一定会产生执著的心态,执著于一端就生妄想了。所以有分别、执著就会生妄想心;有分别、妄想,就会生执著心;有执著、妄想,同样会生分别心。世人的一生就是在不知不觉中,绕这三个圈圈,转过来,绕过去。其实,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无论怎么讲,其结果都是一样的。你只要被这三者中的一个因素干扰,就必然会产生出其它两方面的内容,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执著是分别的因,妄想是执著的果,那么分别就是产生妄想的缘,这就是因果轮回理论中的因缘果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样的事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太多见了。记得有一位姓胡的朋友,到我这里来的时候说:“我是因为我的家,才造成我今天的这个样子。我为这个家不知道作了多少贡献,一切都是我做的。”因为有个“我”,最后累病了,快累死了。像这样的现象完全是愚昧无知造成的,活该你倒霉,活该你背时。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你感情的投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你付出也应该;如果人不以自己为中心的时候,即使你不付出,人家也没有向你索取。
  
   所以我们每个人,不管是平常的人、还是觉悟了的人,不管是做领导的人、还是做生意的老板,不管是打工仔、还是政府官员,不管是农民、还是工人,你能做的事都是你这个人必须的行为,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衍化过程和演化内容。这些都是你生命存在延续的内容,是你生命得以延续的外在条件,我们不要随便去否定它。你否定它,你就否定了客观存在,你就是在用主观的思想言行去否定客观发展的自然状态;你否定它,就会形成逆反心态,人的逆反心态是遭受罪业的因缘,这样心里的痛苦就产生了。

       待续!



作者: 立心    时间: 2015-8-31 22:45

      做人需要放下假我。放下假我吧!放下假我即是道,放下自己的观念即是道。如果能够把这些问题认识清楚,那么就会自觉地运用分别智来应对——提起便是德。
  
  平常的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应对过程中,不要把这个德当成大德——大智慧,它既是大德又可以是小德,既是“所得”也可以是“缺德”。这其中最关键的是,看你在应对中自我的境界是什么样的,是处在无我的境界中,还是处在假我的境界中,二者所得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不符合我们现实社会行为规范准则的身心行为,就是缺德;不符合自我生命运化法则的应对内容与过程,包括不符合人与自然及社会和谐共存关系的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活动,都属于缺德!既是缺德的因,也是缺德的果。如果符合了人自身、符合了人与自然及社会的运化规律,符合了这个整体运化的动态平衡的共存关系,那就能够促进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那就是自然之德,那就是人的自然道德观的展现。
  
  自然道德观,就是既符合社会环境的和谐,又能符合自身命运的和谐,同时还要符合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这样的境界是什么?就是大德的智慧境界。人没有了分别,人与周围的环境都没有了分别,内外也没有了分别,那就是“上德无为无以为”的境界。不同的生活层面产生了不同的生活内容,但需要遵循的理都是这个“一”,道之理就只有这一个,没有两个。我们讲课的内容,既是健身的理,也是践行的法,还是做人的原则。
     
       待续!



作者: 立心    时间: 2015-8-31 22:47

    放下矛盾 提起和谐
  
  和谐就是道!我们须要放下矛盾,提起和谐。你想让我提起矛盾,我不提起,我把它放下;用谦卑的心态、诚信的心态,用顺其自然的心态,提起和谐,这样矛盾不就能够促成事物的发展了吗?这样不就赢得自由和谐的人生了吗?

 
  我们世俗社会中的人们,总是用分别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其实分别倒不要紧,只要你自己不执著、不妄想便可。从古至今的圣人,都会用分别的方式方法去应对世间的人、事、物,只是他们非常明白做人的原则:应对须要提起,须要方便善巧,须要放下。但是需要做到合度量行,把握分寸,这是个前提条件。
  
  我记得在文革期间,那时我还很小,母亲有个同事,这个人非常聪明,她是母亲工作单位里的一个文书。她想入党,而我母亲一直都是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只要单位里有人入党,需要做民意调查,就会征求劳动积极分子的意见。当征求我母亲的意见时,母亲说:“这个年轻人入党的条件还不成熟”。就因为这句话,人家入党的事就被搁下了。然而,当这个人知道了情况之后,很快就与我母亲谈心,并说:“江师傅,我是年轻人,在我的身上肯定还会有许多毛病,您要给我提出来,批评指正帮助我,使我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提高思想觉悟。”从此以后,她就和我母亲成为了好朋友,而且工作各方面都积极主动,提高得很快。到了第二年,她就被再次提名,并获得了全票通过,入党了。这个人在这件事上放下的就是假我,提起的便是和谐。让母亲给她指出缺点和建议,这个人没有带着狭隘自私的想法来交流,不会因分别而产生妄想——“你提意见,害得我不能入党”,不以成见相责,而是用宽容谦卑的心态来处理这件事。
  
  大家可以从这件事中学到什么?其实,放下就是谦卑心和诚信心的体现。这件事也是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一个典型案例。
  
       待续!



作者: 立心    时间: 2015-8-31 22:48

       可是如果大家做人没有思想觉悟,没有胸怀呢?那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放下的是和谐,提起的是矛盾。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常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如果有了这样的前提,就会出现不自觉的利益心态,在不知觉中显现出占别人便宜的现象,会产生“你不应该批评我”等观念。人的内心之中,只要有一个“不应该”,你就会把这个和谐放下,这样提起的就是困惑、矛盾、猜忌等问题。
  
  作为常人,一般情况下是不愿意接受人家给自己提建议的。如果有人背后说你:“这个人缺德,他够资格入党吗?”你听了转眼一想:“对啊,我缺德的方面自己还没有发现,我是不是应该向他们请教请教?”这样你就把这个矛盾放下了。那么你就会带着虚心来向大家请教。你带着谦卑的心态,请人家说说自己哪方面还做得不好,有缺德的地方,别人马上就会给你说,不是骂你缺德,而是说你在某些方面还存在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这样你赢得的就是和谐,提起的就是和谐,而放下的是矛盾。
  
  可是同样的话,有的人听了就这样处理了:“你凭什么说我缺德?我哪方面缺德?”这样就没有形成和谐的缘了,而变成了矛盾,假我的心意就把这个内容转化成为自己的对立面了。和谐与矛盾本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可你一执著,和谐就变成矛盾的对立面了。有的人在家里边最会把和谐放下,而提起矛盾;在外边警惕性会稍高一点,能知道把矛盾放下,把所谓的和谐提起。这些情况都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反省、去改变的内容。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我们每个人的问题。
  
  比如我就遇到过心眼小的人,就是因为心眼小,矛盾就多,这样自身的气就不顺,身体就不好,这个病、那个病就随之出现了,最后自己这个人就变成了简直不是人样的状态。所以人这一辈子活了好多年,也就是那个疾病的状态。现在通过学习智慧教育文化的理论,就会知道如何做人了,那么身体也就开始好起来了。像这样去修正自己的身心,人的心胸就会慢慢地开阔起来。
  
  当我们处在不觉悟的状态时,总是容易放下和谐,而提起矛盾。现在我们得变过来!这个道理讲了以后,我们得学会把这个道理作为参照系里边的内容来参照人生,来处理社会实践活动当中所有的事,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个标准了。

       待续!



作者: 立心    时间: 2015-8-31 22:49

       就像有些人骂我:“你是个骗子,搞个什么呼吸操,不就是为了出名吗?不就是为了骗人家的钱?”他们为什么会这样骂人?因为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充满了不和谐的信息,对社会和人生充满了疑惑与矛盾,所以因嫉妒心而发泄无明之火,他们还没发现人生需要和谐、需要健康、需要智慧!如果一个人心中有佛,那么他看待众生就都会是佛;如果一个人的心中装满了垃圾,那么他眼中的世界就满处是垃圾。
  
  我们现在把这些道理讲出来,这样大家就知道如何应对了。人如果学会了应对,那不就赢得了和谐吗?你矛盾你的,我这儿视之不见,充耳不闻,这是什么?这就是上面讲的兄弟俩的故事中那个弟弟扬长而去,这是道心,这是空性!但是我们把这些道理讲出来,就好比那个哥哥,在这儿挖坟墓,把假我、把矛盾装进去,把它埋葬了。埋葬掉假我与矛盾,人就会升起道心,这样也就自然地赢得了和谐的人生。
  
  埋葬矛盾,提起和谐。兄弟俩其实就是自己那个内在的心意啊,不是真有这么个故事,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为了把这个理说出来。
  
  人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学会去做、去行,把理和具体的事结合起来,那就是个法,是内在的智慧之法。所以过去有一句话:法性常存。法性常存是指事物的理和事合在一块儿了,是符合自然法则的展现,那就叫法,法性常存就是指人的身心行为活动符合道体德用的属性特征的那种智慧境界。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工厂时兴招聘,企业内部搞招聘活动,招聘车间主任。我稀里糊涂地就把那个招聘的榜文揭了。那时不知道厂里边还有个内定,对外只不过是搞个民主招贤的幌子,而对内已经确定好人选了。当我揭了榜文以后就开始做准备工作,花了两天一宿的时间准备演讲稿,然后通过演讲获得了满场的好评。即使这样人家也不安排你工作,不因为你讲得好就安排。
  
  当时我的心态很好,我想:“你不安排拉倒,你就安排你的,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后来听我们车间的一个副主任说:“小刘,你是不知道,如果换成是我的话,我都已经精神病了。”他说,“你都不知道人家在背后怎么议论你,而且还有人说要整死你。”如果人没有下到地狱,那就不会产生对地狱的恐惧,那叫什么?那叫道心。因为他在地狱里边,他就知道恐惧。

       待续!



作者: 立心    时间: 2015-8-31 22:51

        当时,我们单位里的领导就开始整我,整了有一年多。后来因为我带薪去读书,学习企业管理,他们才罢休。那时的我很年轻,不懂得社会上的事应该如何应对。但当时我的状态是什么?就是不自然的自然状态。还好,我心里边没有疙瘩,也没有被整成精神病。
  
  像我这个年龄的人,从小就生活在文化大革命中,八十年代文化大革命都结束了,我在工作上还遭受过压迫,还有曲折。现在的我还是非常感慨自己的人生的,觉得自己的人生经历是一份非常宝贵的财富。任何人,如果没有过去对自我人生的经历,哪有今天这样的自觉自由的生活状态?没有!
  
  所以我们就得提倡:放下即是道,提起便是德。但是,放下是没有绝对的放下,提起也不是绝对的提起;放下不是放弃,提起不是纵容假我。要懂得这些辩证关系才行,这样我们才能自觉自由地应对生活,应对人生。
  
  有人问:“我还不是觉悟的状态,我应该怎么应对?”其实前面讲的都是做人的参照准则,可以把它当标准使用。我总在讲人生和人存在的规律性。我现在都成了生产思维参照系“标准件”的工厂了,专门生产一个人生活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准则,生产做一个智慧者的身心活动标准与行为规范。实质上我们讲的是智慧传承教育文化里面的内容。
  
  做人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怎样去应对生活中的日常琐事?人应该首先学会用谦卑诚信的心态去应对不同的人、事、物,要学会真爱,要学会无我地奉献,要学会放下。放下即是道,提起便是德。只要人敢于放下矛盾,那么提起的便是和谐。
  
  [1] 混(hùn)然:依古汉语义,“混然”即自然地混化融合而混元为一。这样的混化和合,即互合互离互根互化互融而达成动态平衡的整体性。词义与现代汉语常见的“浑然”是有根本区别的。本书用“混然”之处皆取此义。
     
       (全文结束!)







欢迎光临 神农中医 (http://snzy.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